校园新闻
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2019晶体生长与检测技术研讨会在深圳技术大学隆重举行

来源:时间:2019-11-10点击数:

 

11月7日至9日,由深圳技术大学主办的2019晶体生长与检测技术研讨会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多名专家学者齐聚鹏城,就晶体学相关领域展开研讨,共商行业发展。大会主席由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院长韩培刚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张文军教授共同担任。

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教授受邀出席并发表致辞。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胡俊青教授,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研讨。

 

 大会合影

 

开幕式上,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教授与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院长韩培刚教授分别致辞。

 

阮双琛校长致辞

 

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深圳技术大学的筹建历程及办学情况。他指出,深圳技术大学作为年轻的大学,自筹建以来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学校对标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办学,创造了筹建大学的深圳速度和中国高度。本次会议的举办是深圳技术大学正式成立以来规格最高的专业学术型会议,邀请了行业内最具权威的专家学者,希望与会各位能在此尽情享受学术思维的碰撞。

 

 

韩培刚院长致辞

 

韩培刚教授简要介绍了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基本情况,指出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办学特色是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最前沿和工业界范围从事科学研究。深圳市晶体生长与检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学院第一个获批成立的重点实验室,举办这次研讨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院的学科建设,希望各位专家能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提出好的建议,也希望研讨会能变成常态化会议,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随后,韩培刚院长为本次会议的赞助方北京泰科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建颁发聘任证书,聘任为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企业导师。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们分别就晶体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向与会学者做了分享,在座专家共同交流学习。


 主讲人:香港城市大学张文军教授 题目:等离子体技术在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储存材料方面的应用

 

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用来合成包括薄膜材料、纳米材料在内的新型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合成出来的材料会形成新的晶体结构,也可以有效避免缺陷,一些传统手段无法合成的材料都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合成。张文军教授通过介绍金刚石纳米结构、3D垂直石墨烯与硫化锌纳米线来解释等离子体在纳米材料合成与优化方面的技术,探讨了等离子技术合成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储存的纳米材料方面的最新应用。


 

主讲人:西安交通大学云峰教授 题目:Ⅲ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自卷曲微管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随着光子高速互联的快速发展和光电集成技术的需求,具有新材料、新结构、高品质的微腔成为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关注的热点。云峰教授介绍了微腔光学领域的回音壁模式受激辐射问题,重点介绍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体系中如何设计和制备具有回音壁模式的光学微腔,对于微纳激光技术、奇异点增强探测等光子技术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


 

主讲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孙国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题目:4H-SiC外延晶片表面台阶聚集及其起因


宽禁带4H-SiC因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孙国胜教授的报告介绍了4H-SiC“台阶流动控制外延”生长方法的基础上,分析4H-SiC外延晶片表面台阶聚集现象、主要起因及可能的抑制方法。


 

主讲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刘清侠教授 题目: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探测下新型二维材料二硫化钼和黏土矿物表面的各项异性性质


刘清侠教授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探测二硫化钼和黏土矿物表面性质的方法,指出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和材料表面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测量材料表面电性。特别是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探针粘结高分子链,可以分段拉起高分子链,探测高分子和二硫化钼界面间的作用力,从而测量界面亲水性和疏水性。这一技术可应用于矿物筛选、土壤性质改良及化妆品产业等。

 

主讲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上海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特聘长聘教授 张亚非 题目:ZnO纳米晶体和石墨烯表面的结构调控


ZnO和石墨烯在光电子器件和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前景,调控ZnO纳米晶体的结构和石墨烯表面对于理解其物理性能以及优化器件性能有重要意义。张院士的报告探索了ZnO晶体「1000」和石墨烯表面的相容性形成机制,进一步研究了石墨烯表面超吸附PM2.5的特性。

 

主讲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工学博士、黄楠 题目:CVD金刚石薄膜材料在电化学和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金刚石薄膜材料化学惰性好,耐强酸强碱,通过硼元素的掺杂,可以实现半金属导电性,是良好的电化学电极材料。金刚石薄膜主要通过微波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技术获得,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利用微波等离子CVD和热丝CVD进行金刚石薄膜生长制备情况以及金刚石涂层刀具工艺开发和在切削难加工材料领域的应用开发工作等。

2019年是深圳技术大学正式成立并独立招生的第一年,也是深圳市晶体生长与检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的第一年。值此契机,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举办2019晶体生长与监测技术研讨会,助力深圳“两区”建设,助力推动先进材料领域研究,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会专家对本次会议纷纷给予赞扬。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文军表示,“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到深圳技术大学,看着拔地而起的教学楼,我感受到深技大的飞速发展。今天众多行业专家齐聚一堂,提供的思路对学校的学科发展一定会有所帮助。深圳技术大学作为国内少有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相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可以很快发展成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趋势的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刘清侠表示,“今天的研讨会对提升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让我学到很多。我感到深圳技术大学特别是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发展正在朝着世界前列迈进。希望深圳技术大学未来能在科研上更上台阶,为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们能够发挥深圳技术大学“匠心筑梦、人文情怀”的精神,把学校建好。”

悉尼大学刘宗文教授表示,“今天的研讨会向到场的同学们介绍了最前沿的学科动态,有助于他们走近最新的前沿科技。与会专家在此分享见解,是一次互相交流、查漏补缺的机会。对于年轻的深圳技术大学来说,我看到了学校对学科发展以及学术研究的重视,可以说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我希望能有机会与深圳技术大学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比亚迪中央研究院周维表示,“比亚迪与深圳技术大学尤其是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学院在材料领域有非常好的资源,今天的会议为与会学者专家提供了非常好的互动交流机会,有利于推动应用研究。晶体技术作为工业、半导体领域的基础学科,深圳技术大学专门开设这个专业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对国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窗体底端

 


素材: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何斌 安红雨 林涛

图文编辑:党委宣传部

 

Baidu
map